[政研室]政府信息公开再发力 平台与机制建设“双管齐下”

发布时间:2013-10-29 信息来源: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

[政研室]政府信息公开再发力 平台与机制建设“双管齐下”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要求各级行政机关依法主动、及时地公开政府信息,增强公开实效,正确引导舆情,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这也是对9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细化落实。
       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信息传播方式深刻变革的今天,对政府部门的工作,人们不再满足于“知其然”,更想“知其所以然”;不再满足于当“接收者”,更想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监督政策的制定执行。这就要求各级行政机关不仅要公开决策结果,更要公开决策过程,与公众实现“互动交流”,妥善回应社会关切与质疑,在保证经济社会政策透明、权力运行透明的同时,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信得过、能监督。
       此次国务院出台《意见》,对政府信息公开作了更为详尽细化的要求,突出了对民声的回应。平台建设与机制建设“双管齐下”,在与公众“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把人民群众的期盼融入政府决策之中,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和常态性要求融入政府工作之中。
       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紧跟形势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加强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的同时,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开辟与公众“互动交流”的新渠道。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与公众“面对面”交流的重要方式,要继续完善与加强,在回应公众质疑、澄清不实传言、权威发布重大突发事件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这是政府信息公开成为制度安排的重要依托平台。同时,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互动功能,以更为及时、便捷的方式与公众进行“网络互动”,通过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等平台实现公众问答、网上调查,“听”民声,解民忧。10月11日,中国政府网正式开通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今后国务院的重要决策部署和政策文件等内容将通过新华微博、腾讯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形式权威、准确、及时地向社会公众公开,中南海与普通老百姓又近了一步。
       机制建设及时跟进,保障平台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互动交流”顺畅进行。没有完备的机制“护航”,再好的平台也会沦为摆设。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5年多,一些地方和部门之所以仍然存在公开不主动、不及时,面对公众关切不回应、不发声等问题,机制欠缺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意见》要求健全舆情收集和回应机制、完善主动发布机制、建立专家解读机制、建立沟通协调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完善”这些字眼,说明政府信息公开在机制建设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希望各级行政机关能吸取此前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一些经验、教训,用机制的“硬杠杠”改变一些政府部门“捂盖子”的心态,主动发声,解疑释惑,确保权力运行更透明,进一步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如果说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与人民群众进行沟通的重要渠道,是必须得到保障的一条“生命线”,保障措施就是“后防线”,也是“高压线”,如果这道线失守,前面的所有建设都会落空。《意见》对此也作了明确要求,通过加强组织领导以明确责任、加强业务培训以提升能力、加强督查指导以保障落实,确保在政府信息公开的过程中,实现“人民有所问,政府有所答”,通过“互动交流”,实现政府决策与人民期待的“双赢”。
中国民贸微信公众号
中国民贸
微信公众号
中国民贸
微信小程序
中国民贸微博
中国民贸
微博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