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清水河县第二批“窑上田”系列产品通过中国一乡一品线上评审

发布时间:2022-07-09 信息来源: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

  7月7-8日,按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实施好质量认证相关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中国民贸一乡一品产业促进中心授权的评审组通过新技术、新方法,运用远程视频审核等工具,开展视频会议、远程视频巡查的方式对内蒙古中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申请第二批“窑上田”清水河黄米、小香米等两个产品实施了线上评审。


现场评审工作会议照片


  评审组由来自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检科院检科测试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民贸一乡一品产业促进中心等单位具有夯实的专业背景和相关工作经验的专家教授组成。内蒙古中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永斌、各产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和生产主管等相关人员参加评审;清水河县农牧和科技局、县农技推广中心、县政府办相关领导参加评审活动;内蒙古民族贸易促进会相关负责人作为观察员观摩了本次评审。评审组对照《中国一乡一品产品评价通则》、企业ISO9001、ISO14001、ISO22000、HACCP等管理体系、相关国家标准等有关技术文件和企业质量管控体系等文件要求,从产品的合规性要求、产地范围、产品的产地特征和品质特性、生态环保性、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等角度进行了系统性评定。


评审组云端巡视

  本次申请中国一乡一品评价的黄米和小香米,是中国一乡一品继7月初对内蒙古中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申请“窑上田”清水河胡油、米醋和豆腐三个产品,实施线上评审后的第二批清水河县的特色产业代表性产品。清水河县把中国一乡一品平台作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和“清水河窑上田”区域公共品牌打造的落地抓手,成立了分管县主要领导挂帅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推进与中国一乡一品平台“6+3”赋能模式的深入融合。


黄米产品


  清水河黄米由当地种植的黍子加工去皮而成。黍子古称黍,亦称“稷”,起源于中国,在清水河县也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是清水河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清水河县地处黄河中上游,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境内有棋子峁、田家石畔、常家河、白泥窑子、岔河口环壕聚落等文化遗址,出土了石斧、石刃、石铲、石镰、石磨等与原始农业生产相关的生产工具。2010年10月,在清水河县窑沟乡塔梁村的宋金时期的壁画墓中,发现了传统农业耕作图。以杂粮种植为代表的清水河县旱作农业,保持了连续的传承,时至今日还保留着古老的耕作工具、耕作方式和耕作机制。经过数千年的沉淀,逐步形成了清水河县的歌谣、谚语、习俗、耕技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旱作农业文化,并世代传承。悠久的农耕条件、传统的种植方式赋予了清水河黄米深厚独特的历史人文特征。


小香米产品


  清水河小香米产地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境内,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呼和浩特市最南端,内蒙、陕西、山西三省交界处。县境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80公里,总土地面积28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4万亩,95%以上的耕地为坡梁旱地,是典型的旱作雨养农业区。2014年全县种植小杂粮18万亩,其中小香谷6万亩,小香谷总产量达3000万斤,生产小香米2400万斤,年产值达1.92亿元,农民人均增收520元。小香米的种植和生产覆盖全县八个乡镇,93个行政村。

  总结会上,企业负责人表示,将根据评审组提出的建议和整改要点,完善企业申请资料和优化管理,争取尽早获得一乡一品的正式认证。

  据悉,内蒙古中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在策划第三批“窑上田”系列特色产品的申报工作,预计将于7月底前完成中国一乡一品评价工作。公司高度重视参评中国一乡一品这一国家级平台,以产品申请一乡一品认证为契机,抓好特色性和产品质量,丰富和充实“窑上田”公共品牌的内涵;以一乡一品“6+3”服务模式为抓手,深度参与地方政府牵头的一乡一品的示范区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和地方高质量发展。(供稿人:骆红柳)

中国民贸微信公众号
中国民贸
微信公众号
中国民贸
微信小程序
中国民贸微博
中国民贸
微博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