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金砖”更光明的未来——金砖国家政党、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论坛发言摘编
发布时间:2017-06-28 信息来源: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
6月10日至12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主办的金砖国家政党、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论坛在福建福州举行。会议主题为“共谋合作发展,共创美好未来”。来自金砖国家的政党领导人、智库学者和民间社会组织负责人及部分发展中国家代表共400余人与会。论坛旨在汲取各界智慧,凝聚各方共识,为今年9月将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做准备。
这是金砖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首次举行政党论坛,也是首次将政党、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聚集一堂。让我们一起看看与会嘉宾如何为金砖合作建言献策。
加强政党对话 引领金砖合作
钟廉言(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金砖合作已成功走过10年历程。10年来,金砖国家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取得一系列开创性、标志性成果,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得到各方认可。当前,金砖合作既迎来难得机遇,也面临一些内外发展难题、干扰和挑战。如何加强合作,如何在全球治理中贡献“金砖方案”、体现“金砖作用”,都是摆在金砖国家面前的重大课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党应当在金砖合作中充分展示自身优势,更好发挥政治引领作用。
要从战略角度沟通理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金砖国家政党加强治党治国理念深度交流,有利于彼此借鉴、取长补短,有利于破解执政难题、提高执政能力;金砖国家政党就金砖合作进行战略沟通,有利于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有利于五国同向、同心,合力把金砖合作推进到新阶段。
要从政治角度凝聚共识。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涌动,金砖国家合作也受到影响和冲击。在这种背景下,尤其需要政党以长远眼光和政治勇气帮助人们认清世界发展大势,聚焦共同利益、推升合作意愿、统筹合作资源、引领合作方向。通过政治引领,人们不再局限于眼前利益,而是更多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谋划和推动金砖国家合作的未来。
要从社会角度引导民意。金砖合作能否行稳致远,归根到底要看人心向背。政党的背后是千百万民众,政党是民意的代言人,是社会舆论的焦点。当前,民粹主义升温,金砖合作面临杂音。加强政党对话,可有效引领民意、引导舆论,使社会各界对金砖合作持更为客观、理性的态度。政党对话也可搭建起民意沟通的桥梁,促进人文交流,增进民心相通,为金砖合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要从务实角度推进合作。推动金砖合作,既要探讨做什么,更要探讨怎么做,把所思所想付诸行动,提升合作效率。政党既是政策的制定者,也是政策实施的推动者。通过政党对话,既可以进行思想和理念务虚,也可以广泛探讨务实合作的现实路径,推动政府、企业、公众和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到金砖合作中来,以实际行动推动金砖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砖国家政党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传递政党声音,唱响金砖光明未来。面对国际上出现的唱衰金砖合作的声音,金砖国家政党不能失语、失声。我们主张通过政党渠道,利用各种场合和平台,持续向世界发出响亮的“政党声音”,展示金砖国家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坚定决心和光明前景,为金砖合作汇聚更多正能量,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二是研提政党方案,引领全球治理方向。面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演变,全球经济治理需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金砖政党要发挥前瞻性作用,在全球安全治理、金融治理、投资贸易治理、网络空间治理、气候变化、扶贫发展等涉及自身利益的重大治理话题上,加强沟通,深化交流,凝聚共识,不断推出“政党方案”,推动各国政府采取共同行动,共商规则、共建机制、共迎挑战。
三是发挥政党优势,争取社会各界支持。金砖合作的走深走实离不开各界和广大民众的支持。我们要团结带领社会各界采取建设性行动为金砖合作贡献力量,要广泛吸纳大学、智库、企业、民间社会组织等的智慧为金砖合作献计献策,要深入基层,整合民意,在金砖合作中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激发各国民众支持和参与金砖合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习近平主席在谈到金砖合作的时候曾经说过:“我们今天的努力,关系30亿金砖国家人民的福祉,也关系整个世界和全人类的前途和未来。”作为政党,应站在这个战略高度,以前瞻性的眼光谋划和引领金砖合作,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中国共产党愿贡献自己的力量,并期待与各国政党精诚合作,共同把金砖这个大家庭建设好。
政党合作凝聚共识
佩雷拉(巴西民运党主席代表、众议院党团副领袖):
“金砖国家政党、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论坛”创造性地给金砖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加强交流、增进共识、促进理解的绝佳机会。金砖国家无疑将会引领世界的未来发展,前提是五国必须加强团结,共克时艰,给世界作出榜样。中国作为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不仅为金砖合作机制的发展作出了大量贡献,而且关心其他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福祉,中国发起并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一个世界性的里程碑。
当前,金砖国家合作正处于非常好的发展阶段,国际社会对这一机制继续取得新的成果充满期待。巴西从金砖国家合作中受益良多。就中巴合作而言,两国的贸易往来发展迅速,特别是在能源、矿产、冶金等领域取得长足进展,为两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发展要依靠人民,也应造福于人民。金砖合作需要团结各界力量。本次论坛把政党、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创造性地汇集在一个平台上,就是为促进五国各界合作作出的贡献。只有团结一致,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才能变得更强大,团结既是金砖合作的基础,也是金砖合作的目标。
谢尔盖·热列兹尼亚克(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总委员会副书记、国家杜马议员、前国家杜马副主席):
金砖政党合作有助于凝聚社会共识,提高各党执政能力,办好自己的事。政党是最能够直接感受民意的政治力量。充分利用政党与人民之间的沟通渠道和平台,深入了解民意,全面分析民意,可以帮助金砖国家准确找到各国面临的发展难题,并提出应对方案。这是每一个政党都要致力于实现的目标。金砖五国政治体制、传统文化、国情党情各异,但却面临着相同的发展环境、相似的发展难题和治理经济社会的责任使命。在政党合作的平台上,金砖国家政党可以交流治党治国经验,学习借鉴彼此的发展理念,不断提高各自的治理能力,促进国家发展,增进人民福祉。金砖国家政党合作的范围越广,越有助于党和国家自身的发展。
金砖政党合作有助于五国携手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解决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难题。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着各种危机,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等思潮蔓延,极大地破坏着国际安全环境和人类实现公平与正义的进程。离开安全问题很难谈发展,也很难实现发展,金砖国家政党应当加强合作,在推动建立更加公正的国际新秩序和实现更合理的国际分工的过程中,更好地激发各国潜力,铲除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存在的土壤。同时,金砖国家政党应致力于推动解决地区和全球发展不平衡问题。作为金砖国家政党,应当通过有效合作,推动五国领导人提出有助于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金砖方案,并建立有效的行动机制,从而推动有关国家和地区落实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拉姆·马达夫·瓦拉纳西(印度人民党总书记):
金砖国家是一个独特的合作平台,其独特之处并不仅仅在于五国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新兴经济体,而且还在于五国聚合在一起代表了非西方世界的崛起。
20世纪的全球话语权由西方国家所主导,西方的全球治理理念和举措在持续增进自身利益的同时,使发展中国家被迫承受了代价,被动接受了不公平的发展环境。当今世界正在经历巨大转型,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国际秩序失衡,全球治理新老问题层出不穷,发展中国家改变自身境遇面临重重障碍和难题,国内国际现实都呼唤金砖国家要更加积极地发挥作用。在新形势下,金砖国家应该主动作为,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金砖国家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出更响亮的声音。金砖国家合作应该成为回应发展中国家关切、保障各国发展权利的重要平台。
金砖国家发出一致的声音,是各国政党领导人应该承担起的责任。这次论坛将金砖国家政党对话纳入框架,填补了金砖合作机制的一块空白,更有利于各国协调政策和行动。印度人民党对推动金砖政党合作持积极态度,愿在金砖合作机制的框架下,与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政党保持机制化交往,推动全球问题的解决。
亚斯敏·杜尔蒂(南非非国大副总书记):
当前,金砖国家已经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代表。国际社会期待金砖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中方此次主办“金砖国家政党、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论坛”,创造性地把三个界别的力量汇聚到一起,将大大促进金砖合作。此次论坛不仅仅是金砖国家的一次集体发声,更是实现金砖合作更深层次目标的一次有力行动。非国大赞同将政党、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论坛机制化,希望就此与中国共产党保持密切沟通。
金砖国家必须全力推动各自经济和社会发展,金砖国家政党加强合作,有助于交流经验以提高各自的执政能力,从而更充分地释放金砖国家的潜力和影响力。与此同时,金砖各方应进一步加强对话,扩大共识,促进合作。南非和中国同为金砖机制重要成员,两国合作应致力于增强金砖国家团结,提升国际社会对金砖国家合作重要性的认识。作为执政党,非国大高度重视“金砖+”问题,认为金砖机制应该扩大“家庭”、扩大影响,支持南南合作,创造合作共赢的世界新常态。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对非洲国家非常有益,南非愿全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智库合力推动创新
马科斯·迪高特(巴西总统府战略事务特别副秘书):
金砖国家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代表,是推动国际秩序变革的重要力量。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面临挑战的复杂性和普遍性是不言而喻的,但越是面对复杂的形势,金砖国家越是要加强合作。
政府行为体和非政府行为体汇聚到同一平台,有利于推动金砖合作机制的转型和优化,使金砖合作更好地适应当今世界发展挑战多样化和国内利益主体多元化的趋势。
金砖合作机制能否继续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满足国内社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需求与期待,另一方面取决于我们能否构建更为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改善总体发展环境。完成这两方面的任务,都需要凝聚各方共识、整合各界力量。政党、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在制定政策、宣传政策方面可以发挥有效作用,促进金砖合作不断走向深化。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中方举办本次金砖国家政党、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论坛,有助于打破界别的限制,推动政府、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进行有效沟通与合作。
维亚切斯拉夫·尼科诺夫(俄罗斯国家杜马科教委员会主席、金砖国家研究国家委员会主席):
金砖五国在国际问题上有很多相同和相近立场,都主张建立新型全球治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联合国权威,主张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国际争端。10年来,金砖国家合作经历了种种考验,已发展成为相对成熟的合作机制,也是当今国际合作中最有效的平台之一。
这次“三合一”论坛,是中方的一次成功创新,有利于汇聚各方意见和力量,这一创新应当机制化。随着金砖合作机制日臻成熟,金砖国家还可以思考将更多力量纳入合作平台,如促进青年群体、议会间的交流等等。金砖合作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合作平台。我们期待中方作为轮值主席国,为金砖合作机制的发展和完善提出新的战略性倡议,从而进一步深化金砖合作,扩大金砖国家朋友圈。
阿里·西塔斯(南非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国家研究院主席、南非金砖国家智库主席):
长期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不均衡的,从中获利的只有少数国家和利益群体。当前,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鲜明,尊重主权、尊重彼此选择的发展道路、共享发展成果,已经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一种广泛共识。在此背景下,如何群策群力,凝聚思想智慧、创新合作形式,以促进均衡、普惠发展,实现更好和质量更高的共同发展,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金砖国家乃至所有发展中国家共同关心的话题。作为金砖国家合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界别,智库理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积极融入并对这一进程有所贡献,为之建言献策,为深化金砖国家合作添砖加瓦。
金砖合作10年来,智库提出的很多建设性意见建议被历届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采纳并体现在有关文件和倡议中。同时,智库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也有效增进了金砖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加深了五国民众的友好感情,并成功营造了同舟共济、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可以说,以智库为代表的学术界为金砖国家合作的不断深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金砖国家的长足发展,既需要政治家们的有效引领,也需要民间社会的“互联互通”,更离不开各国智库的博采众长、集思广益。从这个角度看,金砖国家智库合作将大有可为,前途一片光明。
伯哈内·加伯瑞-克里斯托斯(埃塞俄比亚总理特使):
金砖合作具有显著的外溢效应。一方面,金砖国家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金砖合作通过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融资等方式,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金砖国家在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呼吁实现平等、包容的发展,代表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心声,成为推动国际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金砖合作是发展中国家在平等公平、相互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原则下开展的联合自强行动,为南南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范本。自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一次会晤时起,金砖国家就将推动建立更为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通过合作对话共同解决发展挑战作为合作的宗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治理体系失衡,金砖合作机制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全球经济健康发展,推动广大发展中国家平等享有发展权利。
非洲国家期待金砖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继续积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也期待金砖国家与非洲国家开展更广泛的经济交往与合作。金砖国家应该继续推动建立多边经济贸易合作机制,造福更多发展中国家,这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致的。金砖国家应该通过合作推动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舞台上享有更多话语权。
民间力量协同共振
伊戈尔·拉夫罗夫斯基(俄罗斯商业组织金融市场委员会主席):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是一个旨在凝聚共识、深化合作的新兴市场国家间的有效机制。作为一个比较年轻的机制,金砖合作尚有很多地方有待加强和完善。我们应立足于均衡、普惠、互利、共赢等理念,促进金砖国家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应着力加强金砖合作人才库建设,使金砖国家成为人才的“蓄水池”,吸引和团结更多的有生力量,为金砖合作的共同事业不断添砖加瓦;还应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求同存异”,广泛团结政府、智库和民间社会等各界力量,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尤其是充分借鉴民间社会组织在民意收集、资金筹措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共同把金砖合作不断推向深入。
沙拉夫(埃及前总理、沙拉夫可持续发展机构董事会主席):
全球化固然有其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全球化带来的好处也显而易见。无论金砖国家还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现实挑战的过程中,不能因噎废食,而应努力去调整和改善当前全球化中的某些不合理因素,并寻求推动一种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多元共生的新型全球化。
这种势在必行的新型全球化应具备以下特征:首先,这种全球化应基于不同文明与文化的友好相处、多元共生。第二,这种全球化的出发点应体现为能够有效提高广大民众生活水平和综合福祉。第三,这种全球化不应是一部分人的全球化,更不能是一部分人敌视另一部分人的全球化,而应敞开胸怀,广泛接纳所有的国家和民众。第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成为全球化的根本关注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架起了缩小发展差距、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将深刻影响人类价值观,使共存共享、求同存异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