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赶考”精神打好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攻坚战
发布时间:2016-09-19 信息来源: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实践证明,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本文结合我国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攻坚战实际,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湖南湘西民族地区调研时强调“精准扶贫”以及“全面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系列重要讲话,对民族地区如何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作初步探索。
一、围绕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奋斗不息
要深刻认识并完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以及“精准扶贫”的历史性任务。首先,必须对民族地区贫困的特殊性有充分认识。一是民族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和各少数民族同胞给予了很多特殊照顾,先后出台了多个关于加快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法律、法规等,有效地促进和改善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水平。但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原因,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而且有着与一般地区不同的特殊性,成了“精准扶贫”攻坚战的重点和难点。据调查统计,在全国832个贫困片区县、重点县中,民族自治地方县有421个,占50.6%;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23%。2015年,民族八省区贫困人口2205万人,占全国31.4%,贫困发生率14.7%,高于全国7.5个百分点。民族地区不仅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而且瓶颈制约突出、自我发展能力弱、自然灾害多、生存条件差、地方病多、因灾因病返贫率高。可以说,民族地区是目前我国贫困人口分布最密、贫困程度最深、扶贫开发难度最大的区域,是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最难啃的“硬骨头”。特别是湘、黔、滇、桂石漠化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高寒牧区,贫困面更大、贫困程度更深。二是边境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特殊。我国陆地边境线约2.2万公里,其中1.9万公里在民族地区。这些地区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下,处在基本公共服务末梢。一些地区受局部战争影响,发展建设长期滞后。特别是边境一线的少数民族贫困群众,由于守土戍边的需要,不能移民搬迁,现有的易地搬迁措施无法有效解决脱贫问题。三是部分人口较少民族和直过民族呈整体性、原始性贫困。人口较少民族虽然得到大力扶持,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贫困面貌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据调查,2015年湖南湘西一个有2310人的偏远民族村寨的贫困发生率达29.3%,高于全国22.1个百分点,有的地方呈现整族整体贫困。由原始社会残余形态阶段、奴隶制社会阶段和封建农奴制阶段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佤、景颇、拉祜等“直过民族”,由于社会发育滞后等特殊原因,表现为原始性贫困突出、思想观念陈旧、生产生活技能低下,有的连国家通用语言都没有普及,常规扶贫措施难以奏效。因此,“精准扶贫”在这些地区尤为重要,民族工作部门有必要会同各有关部门,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办法和措施加大“精准扶贫”力度。
其次,必须加大对特别贫困的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要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把各项扶贫政策和措施向民族地区倾斜,采取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技能培训等综合扶持措施,确保“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使特困民族县、民族乡实现脱贫摘帽。对于人口较少民族,要分类指导、因族举措,重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弘扬人口较少民族优势传统文化,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干部人才培养,分期分批实施整乡、整村推进,实现整族整体脱贫。对直过民族地区重点实施普及国家通用语言行动,使少数民族群众学会普通话、扩大与外界的交往,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高现代生产生活技能,实现人口较少民族和直过民族整族整体脱贫。
再次,要加大对边境一线因守土戍边不宜易地搬迁的少数民族实施就近就地脱贫措施,以加强基础设施和安居房建设为重点,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少数民族边民生活补助,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保障边民不搬迁也能致富,增强祖国的凝聚力,增强边民的自豪感,使少数民族边民能安心守边护边,加强民族团结和边防稳固。
面对新时期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赶考’远未结束”,需要我们各级党政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不忘初心”,在确保“十三五”时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时,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要充分认识到,打赢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小康的需要,是加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防巩固的需要,更是一场新的、更艰难的历史性“考试”。切实完成这次“考试”,既是中央的要求,也是民族地区贫困群众的迫切期盼;既是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因此,我们要针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贫困的特殊性,采取特殊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坚持因地制宜、因族举措,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搞好顶层设计,切实做好促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确保到2020年全面完成民族地区与全国一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历史性任务。
二、不忘初心,交出“精准扶贫”满意答卷
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赶考”的分量,很难用一两句话道尽其全部内涵。如果说新中国成立之初,“考试”的核心主要是“站起来”,改革开放之初,“考试”的核心主要是“富起来”,那么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在不断增多,新的“考题”在不断考验我们,“赶考”绝非闲庭信步。
针对过去“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要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好地瞄准民族地区贫困户、贫困人口,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帮到点上。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民族地区的贫困在很多地方仍呈现出整体性和区域性贫困,所谓的民穷县也穷,基础设施条件差、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有的是整村、整乡贫困,而且返贫率较高。要实现根本脱贫、稳定脱贫,必须点面结合起来,在实施精准扶贫中要把到村到户与整村整乡推进、发展区域经济有机结合,坚持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径。也就是说,在民族地区扶贫不光是针对贫困人口给钱给物,还必须针对贫困地区进行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重要的还有通过各方面的扶持帮助,把扶贫的成效落实到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如湖南省民宗委牵头开展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就是以人口较少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阳孟村为基本扶持单元,集中力量重点扶持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五通十有三达到”。几年时间,该贫困村就有了大变化,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而且大多实现了稳定脱贫、步入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此举措既可在全省民族地区复制、推广,又为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发展是我们“精准扶贫”的第一要务,也是回答“赶考”所有问题的关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为实现这一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形成并积极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形成并积极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相互促进、统筹联动,要协调贯彻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总之,“赶考意识”是一种责任意识,是一种忧患意识,是一种荣辱意识,是一种吃苦意识。“赶考意识”所包含的责任感、紧迫感、荣辱感、吃苦精神,就是要看我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是否能把自己摆在“做学生、做考生”的位置上。那么,监考的老师是谁呢?当然是民族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是历史。而且这个“赶考”是动态的,是全程的,时时刻刻接受各民族群众的监督,时时刻刻准备向民族地区广大人民群众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
三、牢记“两个务必”,继续“赶考”永不懈怠
“赶考”这个历史命题的精神实质就是不要忘记人民群众,不要脱离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么,什么是正确的答案?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就是看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而让人民群众满意、拥护、高兴、答应的正确方法,就是坚持做到“两个务必”,一切以民为本。我们今天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攻坚的历史性“考试”中,就是要把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与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结合起来,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结合起来,要把党中央、国务院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关心、重视,把全国人民的支持、帮助,通过扶贫的资金、政策、项目、措施真正体现落实到广大贫困群众身上,扩大正面宣传,用事实来说活。对于偶然发生的如贵州毕节贫困儿童服毒自杀事件,四川大凉山贫困女孩“最悲伤作文”事件,西藏、新疆等地区民生问题,要高度重视、及时稳妥处理。要建立健全协同发力的应急处置机制,以法律为准绳,严格把握政策,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同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不断消除隐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今天,无论是各民族群众对我们的“考试”,还是我们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的各种“考试”,我们的“赶考”任务都更为复杂艰巨,其难度甚至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大。对此,我们需要有“居危思危”的紧迫感。相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100年来说,我们才走了大半时间。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正在征程上,我们仍在“赶考”。而且考试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几十次、几百次。过去考好不等于现在能考好。因此,在实施“精准扶贫”攻坚战役中,我们要把调动民族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在资金项目安排、帮扶措施选择、扶贫成效考核等方面都要考虑是否能有效调动各族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要有意培养提高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一是要牢固树立和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更新思想观念,不等不靠,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二是扶贫的措施与方式方法要与调动内生动力紧密结合,处理好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关系,把无偿帮助与有偿使用很好地结合起来,把“输血”和“造血”很好地结合起来,让广大贫困户在外力的帮助下,依靠自己的劳动和智慧走向脱贫致富;三是通过能人带动、技能培训、参观学习等开阔贫困群众的思路和视野,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
面对新形势下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历史性“考试”任务,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世界科技发展酝酿新突破的发展格局,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我们坚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明大道上继续“赶考”的中国共产党人,有信心有能力永葆“赶考”心态,一定能在“精准扶贫”攻坚战这一历史性“赶考”中考出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