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动物产品贸易现状及“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
发布时间:2016-08-25 信息来源: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
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及“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推进,特别是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理念的提出,为全面提升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增强我国动物产品国际竞争力、保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发展契机。
我国动物产品贸易现状
我国动物产品贸易逆差始于2000年,而后进口增长率一直高于出口增长率,持续贸易逆差,并于2011年创下历史新高。从产品结构上来说,猪、牛、羊、乳品、动物生皮和毛等均为逆差产品,仅有家禽、蛋等为微量顺差产品。
猪肉净进口量增加,价格倒挂趋势明显。2007年之前(除1999-2000年),我国生猪贸易以出口为主,2008年开始连续7年猪肉净进口,净进口量呈增长趋势。2014年出口9.2万吨,出口额4.2亿美元;进口56.4万吨,进口额10.5亿美元,逆差6.3亿美元。2007年7月前,进口猪肉到岸价较肉内价格低不足50%。2007年8月开始国内价格快速增长,2011年,到岸价比国内猪肉价格低60%以上。最近3年受国内猪价低迷影响,价差有所回落,较国内猪价低50%以上。
牛肉逆差显著增长,价格倒挂成常态。2008年之前,虽然我国牛肉出口量不大,但一直高于进口。2009年开始我国的出现牛肉净进口,2012年后进口快速增加。2013年进口创纪录,达到29.42万吨,比2012年增长379.15%。2014年,牛肉出口6 494吨(5 927.5万美元),而进口高达29.8万吨(12.9亿美元)。2003-2006年进口牛肉价格持续上涨,远高于国内牛肉价格;2006年下半年开始进口牛肉价格震荡下跌,而我国牛肉价格持续上涨;2008年开始进口牛肉到岸价格低于国内牛肉价格成为常态,且价差逐渐扩大。
羊肉贸易保持逆差,价格倒挂现象明显。1995年至今,我国羊肉保持净进口,进口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受多种因素影响,2013年羊肉进口量快速增长,达到了25.87万吨,同比增长108.80%,达到了历史最高值。2014年,出口4 433.7吨(4 344.2万美元),而进口28.3万吨(11.3亿美元),逆差10.9亿美元,增长18.5%。2003年-2007年上半年,进口羊肉到岸价较国内羊肉价格低7元/公斤左右,2007年下半年开始价格差扩大至10元/公斤,之后随着国内羊肉价格逐渐上涨,价差持续扩大,2013年以来进口羊肉与国内羊肉价格差均在40元/公斤上下。
禽肉净进口呈增长趋势,价格倒挂呈扩大趋势。1999年开始我国出现禽肉净进口,2008年达到峰值。2014年,禽肉及杂碎出口22.5万吨(5.8亿美元),而进口47.1万吨(8.8亿美元),逆差3亿美元,降低37%。进口禽肉到岸价低于国内禽肉价格,价差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持续扩大,到2012年10月达到峰值,为7.33元/公斤。最近两年,价格差一直围绕6.5元/公斤波动。
“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动物产品贸易带来的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将形成一个共商、共建、共享的区域经济合作构架和协作平台,促进形成国家贸易合作新格局。将对我国动物产品贸易带来如下机遇。
实现资源互补。通过实施新型国际贸易合作,充分发挥各自动物产品资源优势,在“一带一路”范围内,通过双多边贸易协定,在强化动物及产品卫生安全标准的前提下推进动物产品贸易便利化,通过实施新型贸易合作战略,实现与周边国家动物产品资源的互补。
推动互利互惠。跨境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性强,在同一健康理念下具有高度融合性。在“一带一路”倡导的区域合作框架下,发挥兽医国际合作独特资源和优势,促进国内国际要素的有序流动、优进优出,把优质的动物产品资源引进来,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完善区域性标准。推动设计兽医领域“走出去”战略,逐步建立完善与“一带一路”国相适应的检验检疫标准体系,引导国内畜牧产业提质升级,树立全球视野,提升区域动物疫病防控能力,降低外来疫病传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