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目标 脱贫再攻坚
发布时间:2016-08-12 信息来源: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
入户公路项目、林区产业公路开工建设,经过改厨改卫后的房屋整洁明亮,在发展椴木香菇、天麻、核桃等产业中,宝兴县明礼乡联合村村民探索实践将“青山变金山”。
出门就是宽敞平坦的村道,拧开水龙头是清澈流淌的自来水,依托脱贫产业金银花种植,天全县乐英乡爱国村村民,生活幸福指数比往年增高。
守着家就能赚到钱,期盼多年的行路难、饮水难问题得到解决,落实“灾后重建帮扶一批”要求,精准扶贫的阳光,温暖了一个个贫困村。
在“三年基本完成”目标实现后,我市聚焦“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任务,再次向决战脱贫攻坚发起总攻,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
7672人实现脱贫
脱贫奔康底气进一步夯实
5日,名山区建山乡飞水村贫困户卢本泽,一边在地里除杂草,一边查看藤椒长势。2亩地里套种的270株藤椒,明年就可以试挂果,每亩收入将达到2000多元。
藤椒的种植,让卢本泽家多了一个增收渠道。这是飞水村紧密结合本村实际,以村党支部为主导,精心组织实施党员精准扶贫示范项目。“通过推动党建资源进产业项目、产业项目带党员大户、党员大户带贫困群众。”飞水村第一书记陆杨说,力争今年摘下“穷帽”,增收致富。
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我市向决战脱贫攻坚发起总攻。这底气,来源于践行重建扶贫新路子,以重建推动脱贫进程、以脱贫巩固重建成果的路径选择。
我市向261个贫困村选派了第一书记,党群部门干部在软弱涣散村、经济部门干部在产业发展滞后村、政法部门干部在重建矛盾纠纷多的村、建设部门干部在易地搬迁村,确保被选派人有用武之地,细化的权责清单、管理清单、督导清单,保障支持了261名第一书记的工作,确保其在脱贫攻坚战中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
依托“灾后重建帮扶一批”,困难群众改善了住房条件,贫困村恢复重建了通村通组入户路、便桥堰渠饮水池——灾后重建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同频共振、协调推进,着力解决了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最迫切的问题。
重建后的新村,因村施策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和康养产业;依托“五雅”特色优势产业,贫困村“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产业培育加快推进——通过转优势、补短板,抓住生态富民,我市以转化优势资源推动脱贫攻坚。
与此同时,完善的工作机制,为全市推动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工作保障。
瞄准今年全市拟退出的150个贫困村、12000名贫困人口脱贫,我市及时将目标任务横向分解到行业部门,纵向落实到具体县(区)、乡(镇)、贫困村、贫困户和人,实现底数清、对象准、措施明、叫得响、喊得应。
今年,市本级单列2000万元、县(区)预算74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用于脱贫攻坚。这意味着,我市建立了财政扶贫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截至7月底,全市共帮扶7672名农村贫困对象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我市贫困发生率已从7.15%下降到2.56%,261个贫困村面貌持续改善,造血功能明显增强,贫困群众的收入不断提升,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多方联动
决战决胜信心进一步增强
目前,全市剩余贫困人口因病因残比例高,缺技术、缺劳动力等现象比较突出。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市委、市政府拿出了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
干非常之事,行非常之策。17个市级行业牵头部门,围绕基础设施、现代农业、旅游产业扶贫等,制定的18个扶贫专项计划,就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
作为全市“十三五”脱贫攻坚的“操作手册”,18个扶贫专项计划,细化了落实落地和资金筹措、工作推进等系列工作。就业扶贫中,通过就业援助、“技能培训+贫困户”行动,确保了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从医疗救助扶持、公共卫生保障、医疗能力提升等方面着手,我市开展健康扶贫,贫困人口就医有了“绿色通道”;旅游扶贫拓展了贫困户脱贫致富渠道,以大型景区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旅游商品开发为旅游扶贫模式,康体养身旅游、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得到大力发展……全市各地因地制宜,不断探索的扶贫开发新思路,奠定了群众脱贫奔康的基础。
来自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的消息,我市还将通过建立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扶贫专项工作计划推进和统计工作机制,督促各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做好行业上下衔接,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实行台账动态管理和任务倒查,督促各专项计划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加快推进。
多方联动下,奏响了脱贫攻坚“交响曲”,增强了全市上下追赶跨越的信心。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陆续投产,不仅促进本地贫困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还不断拓展了其致富奔小康之路;坚定走“绿而美、绿变金”的绿色发展之路,将使我市释放生态红利、持续富民强市。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解决好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是我市决胜全面小康的难点和关键。正由后发追赶向追赶跨越全面迈进的雅安,将锁定“四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目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