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传承创新 实现多元文化“共生”发展
发布时间:2016-08-08 信息来源: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
7月的四川阿坝早已进入旅游旺季。九寨黄龙,游人如织,花海花湖,一铺难求。
近年来,通过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业,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有力推进了经济发展,有效改善了群众生活,有序促进了社会和谐。
2015年9月至12月间,“四川省阿坝州文化生态旅游业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研究”课题组先后18次分赴阿坝州13个县实地调研。课题围绕文化生态旅游业发展,紧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从时间、空间、效益三维角度出发,总结提炼阿坝州在具体实践中的新思路、新做法、新路径,努力寻找值得推广复制的新经验、新方法和新理念。
课题组专家学者认为,“阿坝实践”是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为指导,充分尊重发展规律,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始终以人民为中心,通过“生态优先”变革发展理念,通过“文化共生”丰富发展内涵,通过“旅游引领”转变发展路径,形成以文化生态旅游业为核心的区域绿色发展模式,实现阿坝州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探索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发展观在民族地区的深度实践和鲜活体现。
注重整体推进,实现地方经济“协调”发展
阿坝州历届州委州政府尤其注重整体推动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围绕特色优势资源,从申报九寨沟、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扩展到阿坝全域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及传统村落的保护,文化生态旅游业得到了全方位快速发展。
1990年至2015年,阿坝州地区生产总值由11.26亿元增加到265.04亿元,增长24倍;文化生态旅游业总收入由0.48亿元增加到285.09亿元,增长593.9倍;游客数由15万人次增加到3230.57万人次,增长215.4倍。
文化生态旅游业带动农牧民群众人均纯收入大幅增加。以九寨沟景区为例,2005年后景区居民直接共享景区收入的生活保障费由之前的人均8000元增至14000元,2013年后增至29000元。
注重民生改善,实现社会系统“均衡”发展
文化生态旅游业在脱贫攻坚中凸显“精准效率”。在阿坝州,低学历者和农牧民,尤其是他们中的少数民族同胞就业能力差、外出受限多、脱贫难度大,是扶贫攻坚的重点人群。截至2015年底,阿坝州文化生态旅游业已创造直接、间接就业岗位近20万个。
文化生态旅游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彰显带头作用。为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业,阿坝州建成九环线、九黄机场、红原机场等一批串联景区景点的节点工程,形成了立体交通网络。大力实施的“牧民定居”“帐篷新生活”“新农村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等一批改善农牧民生活条件的基础民生项目,不仅完整地保存了古村镇的历史风貌,更系统地传承了文化基因和历史文脉,成为重要的观光景点和旅游接待地。
文化生态旅游业促进了地区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内生发展。阿坝州文化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对旅游沿线的人口聚集、服务业发展形成推拉合力,拉动了川主寺、漳扎镇、观音桥镇等众多城镇的形成,促进了内生式的城镇化进程。农村地区则因地制宜创新出“村寨集群”“联户经营”“立体发展”模式,实现富民增收,促进各族群众从生活理念到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转变,不断实现人的现代化。
注重和谐稳定,实现兄弟民族“一体”发展
文化生态旅游业极大促进了阿坝州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抽样调查显示,阿坝州文化生态旅游业从业群体中,高达77.2%“非常认同”政府工作,高出未从事文化生态旅游业者18.2个百分点。从事文化生态旅游业的农牧民中,党员占17.3%,在该行业的引领作用显著,有助于夯实党的基层民心。文化生态旅游业开阔了群众眼界,助推各族群众融入现代社会、共享改革成果。事实证明,文化生态旅游业越发达的地区,群众反分裂的主观意识越强烈,民族越团结和睦,社会越和谐稳定。
文化生态旅游业促进了阿坝州群众形成包容接纳的意识与行为。抽样调查显示,分别有76.9%、71.1%、68.8%的文化生态旅游业从业者愿意同本民族外来游客、非本民族外来游客、本地非本民族居民成为“亲密的朋友”,均显著地高于未从事该产业的群体。
注重制度保障,实现生态建设“有序”发展
生态资源是民族地区的珍贵宝藏,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业以生态修复为前提,促使各族群众主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新常态。
阿坝州西北部的草原位于长江黄河源头,曾一度面临过度放牧、草场退化和湿地减少等问题,土地沙化严重。近年来,阿坝州通过打造“花湖”“月亮湾”等景区,不仅使当地农牧民收入极大增加,还激发了他们主动配合党委政府积极参与退牧还湿、治沙工程的热情。截至2015年,全州湿地恢复12.235万亩,治理沙化面积28.98万亩。九寨沟景区实行“沟内游、沟外住”管理模式,禁止沟内居民经营餐饮、客栈,将门票及其他收入与居民共享,在解决群众就业的同时,激发了群众自发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在文化生态旅游业的引领下,保护绿色、建设绿色已经成为全州上下的共识。
注重传承创新,实现多元文化“共生”发展
阿坝州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与生态文化异彩纷呈。在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业的过程中,阿坝州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注重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合理利用,准确把握自身文化优势,推动多元文化创造性融合、创新性发展。
文化生态旅游业通过载体建设促进了文化传承创新发展。阿坝州13个县中有9个县114个乡镇被命名为中国革命老根据地,5处遗址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雪山草地”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经的最艰苦、最悲壮的红色历程与民族记忆,在这些空间载体中得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文艺演出、民俗节庆、传习所和体验园等形式多样的载体,得以保护传承和有效利用。阿坝州现拥有1项世界级(羌年)和19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并建成了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若尔盖郎木寺、金川观音寺等宗教场所成为备受国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胜地。
文化生态旅游业极大增强了各族群众的文化自信和对现代文明的认同。抽样调查显示,有81.6%被调查者认为“发展旅游让阿坝州和州内居民对外形象越来越好”,88.8%的被调查者选择“我十分欢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游客来阿坝旅游”。在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激烈碰撞的时代背景下,阿坝州各族群众在从事文化生态旅游业的过程中,逐渐以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应对现代文明,展现出开放、进取、合作、共赢的精神状态,为改革发展加推力、增合力。
“阿坝实践”的启示
“阿坝实践”成功的关键是在坚持生态大保护的基础上适度开发,通过发挥文化生态旅游业的核心引领作用,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阿坝实践”的成功经验可总结为:在理念上坚持绿色导向、融合发展,在主体上坚持政府主导、居民协同,在客体上坚持全域全时、立体多元,在路径上坚持旅游引领、三产联动,在保障上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绿色导向、融合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阿坝州处于传统的粗放和“孤立”发展阶段。1994年,阿坝州摒弃了“木头经济”的发展思路,开启以水电为龙头带动工业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服务业发展的新思路。21世纪以来,州委州政府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新要求对发展思路逐步变革,逐步形成了“生态立州”发展思路和“生态阿坝”发展目标。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州委州政府对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形成共识。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阿坝州生态环境保护任务重大,必须坚持绿色导向;作为生态农牧、水电和文化旅游资源富集区,阿坝州具有三产融合发展的优越条件。最终,阿坝州确定了在生态环境大保护基础上适度开发的“绿色导向、融合发展”理念,明确提出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的目标,把文化生态旅游业确定为践行绿色理念与融合发展的核心产业。
政府主导、居民协同。阿坝州在文化生态旅游业发展初期,确定了“政府主导、居民协同”的主体分工合作模式。通过政府主导,阿坝州有效避免了景点景区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了以九黄、红原机场等为支撑的“陆空一体”立体交通网络和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了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达古冰山等项目并发挥了极大的带动作用,组建了大九旅集团等龙头骨干企业,展开了农牧民技能全方位培训,夯实了发展基础,保证了文化生态旅游业有序超前发展。
而“居民协同”,则使当地群众在创业理念转变和就业技能提升的基础上,大量参与到文化生态旅游业发展中并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成功理顺了保景与富民的关系,有效消除了乡村空心化背景下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业的障碍,最大限度发挥当地居民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优势资源潜力,实现了设施共建、景区共管、利益共享,形成了政府和居民分工合作、良性互动的大好局面。
全域全时、立体多元。随着九寨沟、黄龙等少数景点的快速发展,阿坝州旅游逐渐出现发展不平衡性问题。州委州政府及时调整思路,确立了“全域全时、立体多元”的客体升级战略。他们把整个阿坝州当成一个大景区,推动旅游产业全景化、全覆盖、全参与,打破季节限制,实现四季可游。深入挖掘和开发旅游产品和新兴业态,让游客从深度和广度上充分享受旅游乐趣。
“十二五”期间,州委州政府围绕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确立“拓景扩容”、建设“全域、全时、多元旅游”的工作目标。通过拓景扩容建设,阿坝州已形成以世界级景区为支撑,众多景点相串联,“大熊猫—大九寨—大草原—大冰川—大香格里拉—大东女”等整体发力的“多点多极”局面,初步形成了“春看花、夏避暑、秋赏叶、冬沐阳光”,四时风景各异、全域皆有亮点的“全域全时、立体多元”旅游格局。
旅游引领、三产联动。阿坝州探索确立了“旅游引领、三产联动”的发展路径。他们将旅游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新型城镇化、幸福美丽新村等建设均围绕文化生态旅游业的规划和需要,工业、农业、服务业均按照旅游标准调整和发展,形成联动系统效应。通过建立有机农业示范区、生态果园和观光庄园,推动传统农业向观光、休闲和体验农业转变,传统林业向恢复和保护森林、构筑森林景观转变;通过对民族民间手工技艺的生产性保护,推动工业向民族特色产品设计转变;通过特色旅游村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推动服务业向乡村民宿、文化演艺等业态延伸。
“阿坝实践”对同类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的其他民族地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其启示在于:民族地区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繁重,而文化生态旅游业可以作为民族地区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