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安徽省投入教育类援疆资金3.38亿元

发布时间:2015-05-22 信息来源: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

  安徽省对口支援和田地区皮山县以来,将教育援疆列为“千秋工程”,“十二五”期间,投入教育类援建资金3.38亿元,占援疆资金总额的24.8%。5年来,教育援疆工作坚持以项目化援建为抓手,以赢得民心和取得实效为目标,以双语教育和职业教育为重点,软硬件并重,中长期结合,综合施策,既注重连续性,又突出创新性,稳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重视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推动双语教育普及提高。4年来,已培训皮山县双语教师1280人次,开展“安徽援疆杯”双语教学竞赛、青少年双语口语比赛、汉字听写大赛、演讲比赛、教学观摩研讨等活动150余场次,奖励双语教育突出的教师和集体500余个,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双语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内初班录取人数由2010年的78人增加到2014年的124人;内高班录取人数由2010年的84人增加到2014年的159人,录取率逐年上升。 
  二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投资2400万元,实施双语基础能力建设项目,为皮山县农村30所双语幼儿园及33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安装集中采暖设备,为初中阶段学校建设洗澡设施,解决了4万多名中小学生冬季采暖和1万多名中学生洗浴问题。投入1.85亿元和4200万元,援建了皮山县职业高中项目和皮山县普通高中二期项目,彻底解决了两所学校多年来有校无园、分散办学的历史,推动了皮山县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得到跨越式发展,两所高中的硬件设施,在和田乃至南疆首屈一指。 
  三是重视人才培养,增强“造血”功能。充分发挥安徽省教育资源的优势,在国家计划外委托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省医学专科学校和安徽省当涂第二中学等学校,面向和田地区皮山县开办五年制幼师班、五年制医学护理班和四年制内地高中借读班项目,年招生160人,为当地培养人才。目前安徽省共有19所大、中专学校承担内地新疆班培养任务,共有普通高校学生、中职生、普通高中学生、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等类型的2300多名新疆学生在安徽学习生活成长,在19个援疆省市中,安徽省内地班办班数量和学习人数位于前列,有效促进了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工作。 
  四是关爱学生成长,持续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2011年来,已落实资金400万元,资助1063名家庭贫困的大中专学生,使其能顺利完成学业;发挥导向作用,鼓励皮山籍学生到内地上大学,并逐步扩大资助标准和范围;鼓励新疆籍大学生在内地就业。在援疆干部和人才中,广泛开展捐资助学、关爱成长活动。 
  五是开展结对帮扶,促进交流提高。为扩大校际交流合作,提高皮山县中小学校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安徽省援建的职业高中在培养服务地方民族特色产业,服务皮山县经济社会发展急需技能型人才的孵化器作用,积极探索建立帮扶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工作机制,试点“百校结对共建”活动。积极促进合肥一中对口帮扶皮山高中,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汽车学校、合肥铁路工程学校、合肥服装学校等职业院校对口帮扶皮山职业高中工作,已落实帮扶资金120万元,建成实验实训室5个,安排皮山县高中阶段教师来皖跟岗培训60人次,开展教学交流等活动10余次。积极探索建立安徽省16个地级市学校对口帮扶皮山县16个乡镇学校机制。办好皖新两地青少年夏令营活动,每年实现交流交往60人次。在内地新疆班、结对学校中广泛开展“我在安徽有个家”和“我在新疆有朋友”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交流互动。 
  六是扎实做好援疆支教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10年来,安徽省已选派196名骨干教师到和田、皮山县从事支教工作。支教老师结合各学校情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按照“6个一”工作目标,在搞好教学工作基础上,开展了县级双语教师新课程培训、讲座,其中《高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获新疆自治区优秀课题成果奖;实施“青蓝工程”,结对传帮带教师286人次,协助受援学校制定完善教学管理等制度30余项,指导36个学科教研组建设。参加或指导教师、学生参加各层次教学比赛和演讲比赛,获自治区级一等奖2次,和田地区一等奖5次。实施“百名专家学者赴新疆培训工程”,根据需要遴选由省特级教师、“国培计划”专家、职业教育专家组成的讲学团、帮扶团,送教上门,开展专题帮扶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中国民贸微信公众号
中国民贸
微信公众号
中国民贸
微信小程序
中国民贸微博
中国民贸
微博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