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帑何以惠民生?财政活水存量来。
若要盘点2015年上半年的财税改革关键词,“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定然位列前茅,挤掉财政水分、盘活“趴窝”资金、让积极财政政策有效发力成为宏观调控的创新之举。
仅今年上半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在4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部署盘活财政存量资金。4月1日,“部署盘活和统筹使用沉淀的存量财政资金,有效支持经济增长”;5月13日,“决定进一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以改革创新盘活存量资金”;6月10日,“改革创新机制,加快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坚决改变资金使用‘碎片化’,提高使用效益,是用足用活积极财政政策的关键举措”;6月17日,“通过调整结构、盘活存量,增加安排中央投资,重点投向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粮食仓储设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等,带动更多地方和社会投资”。
7月8日,在下半年刚刚启幕的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再次指出,各级财政将已收回沉淀和违规资金2500多亿元,加快统筹用于急需领域;国务院将239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存量资金调整用于在建重大项目。
国务院牵头、财政部和审计署联合发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始终贯穿于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进程中。
温故方能知新。过去半年,政府出台了哪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政策措施,收效如何?着眼下半年,有哪些新的举措亟待推出,“沉睡”的存量资金又将如何进一步服务公众、造福人民?
化零为整:统筹使用万亿“沉淀”资金
长期以来,财政资金存量较大、利用效率较低催生出年末“突击花钱”的顽疾和“账外小金库”的隐患。同时,在当前“三期”叠加、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财政支出盘子扩大与财政收入增幅放缓的矛盾也日益凸显。
审计署6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201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显示:至2014年底,抽查的22个中央部门有存量资金1495.08亿元,18个省本级财政有存量资金1.19万亿元。
有钱却不会花?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的难题导致了财政资金统筹力度不够。好钢当用在刀刃上,激发存量资金的源头活水,政策春风适时吹来。
2015年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发布,清理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资金、加强转移支付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加大督查和问责力度等十项具体举措正式推行。
其中,清理结转结余资金备受瞩目。作为各级财政账上的“没花完”的钱,结转结余资金是存量资金的“大头”。通知要求,2012年及以前年度结转资金,将补充到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统筹用于2015年及以后年度预算编制;而2013年结转资金应加快执行,不许按原用途使用的,应统筹使用到缺资金的领域。
财政部预算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对财政存量资金的统筹使用能够使得更多资金流通起来,一方面减少资金沉淀、提高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增加政府支出,用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刘尚希同时认为,盘活存量资金还会为金融市场带来充足的流动性。
“死钱”变“活”:强化预算管理千亿项目获批稳增长
在国务院的牵头引导下,财政部、发改委等部委迅速响应、分工合作,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
2月,财政部连续下发通知,推进中央、地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明确结转结余资金的范围及清理措施、规范结转结余资金收回程并建立财政存量资金定期报告制度。
3月,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地方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建立财政资金支付全程动态监控机制,保障预算执行严格规范、财政资金使用合规透明和财经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4月,财政部再次发文指出,要进一步创新财政资金管理方式、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并加快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安排,对统筹使用沉淀的存量资金建立任务清单和时间表,用于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以及亟需资金支持的重大领域和项目。
5月,《关于收回财政存量资金预算会计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要求做好收回结转结余资金以及再安排使用的会计处理,对“收回部门预算存量资金”、“收回转移支付存量资金”、“收回财政专户存量资金”等进行明细核算。
同时,中央部门的支出预算管理也进一步科学化、精细化,《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的印发标志着绩效目标的制定、考核、批复以及调整都将有章可循,中央部门的有关绩效目标也会随同部门预算逐步予以公开。
李克强总理在4月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特别提到统筹使用的财政资金重点向中西部倾斜,带动有效投资,增加农村贫困地区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
截至7月1日,发改委批复各地基础建设项目总投资约8841.87亿元,项目投资也在向中西部、农村贫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