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15年大学毕业生将达749万人,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4年又增加了22万人,毕业人数再创历史新高。一方面,这是我国最大的人才红利,但另一方面,因为经济正处在转型时期,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不足,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显得异常严峻。对此,人社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最近推出具体措施,完善机制,联动应对史上“最难就业季”。
早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就提到,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历史新高,要着力促进创业就业,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一方面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鼓励到基层就业。同时要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
从中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就业指导思想是鼓励创业,从而带动就业,同时引导毕业生深入基层就业。这可以说是近年来我国促进就业工作中的一个新思路、新亮点。
但长期以来,大学生普遍愿意留在大城市,不愿意去中小城市或农村发展;更愿意为别人打工不操心,也不愿意自己去闯、去创业。而且,一旦涉及“基层锻炼”、“基层服务”等字眼的岗位,更是少人问津。
针对现实状况,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应声出台。《意见》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必须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创业和就业结合起来,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
《意见》首次明确将“创业”二字作为国家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对此,《意见》还提出了多达八个方面的详细措施,在简政放权、财税金融等政策上给予支持,包括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培育创业创新公共平台、创新创业投融资渠道、支持创业担保贷款发展、加大减税降费力度、调动科研人员创业积极性、鼓励农村劳动力创业以及营造大众创业良好氛围。
比如,要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培育创业创新公共平台,加快发展众创空间,鼓励提供适当补贴和成本较低的场所,支持创业担保贷款发展,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推广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等试点政策;调动科研人员创业积极性,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和离岗创业,对经同意离岗创业的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等等。
一系列利好政策,支持创业担保贷款发展,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创办个人独资企业的,享受税收减免政策等,有利于解决创业者融资难的问题。提出完善整个创业的服务体系,从项目到最后的跟踪服务等,都是一揽子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
除了黑龙江,四川、陕西、贵州、河南等地也纷纷出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应政策,从各地公布的《意见》内容可以看出,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还有一些尚未实施落实政策和配套措施的地区,这段时间也会密集跟进、频繁出台。各个地区的大学生们对此可以密切关注。
一系列举措将使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撬动高等教育整体变革的突破口。因为强调创业势必会对传统的大学教育模式产生倒逼,由知识教育转向创新教育。2014年,大学生创业在工商部门登记数量是48万,比上一年增加12万,增长幅度是33%,为大学生创业的美好明天开了一个好头。
当然,政府出台的促进政策不仅要提供相应支持,也要去行政化思维,“消灭”一些束缚发展活力的制度,从根本上真正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这样才是长期的、可持续的,而非短期内靠优惠政策来带动和促进。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希望在未来的30年,靠人才红利取得经济的再度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