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当下,国内制造业正积极向海外寻找需求、拓展市场。面对制造企业普遍高负债和资金高需求,政策性银行如何坚持自身定位,做到“雪中送炭”,帮助企业“走出去”?中国进出口银行负责人接受了记者专访。
这位负责人表示,政策性银行“干的就是商业银行不愿干的活”,所以能在制造企业“逆周期”支持中起到关键作用。装备制造业大部分是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企业,而且投资周期长、风险大。对于装备制造业走出去项目,国内企业希望依靠出口买方信贷资金支持,国外业主更希望降低融资成本或由中方企业投资。而我国制造业企业普遍资产负债率较高,难以利用自有资金进行大规模投资。商业银行出于“趋利避险”,缩减了对装备制造业的信贷投放,对部分企业“抽贷”,而政策性银行肩负着支持国家重要产业、行业的职责,肯定不能让企业“雪上加霜”,而要“雪中送炭”。
曾被誉为中国“船王”的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这两年的起伏经历,可谓是当前中国制造业的一个缩影。尽管曾在2011年全行业订单下滑近50%的情况下“逆势”承接39艘新船订单,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融资手段和能力,熔盛的经营现金流很快出现紧张。自2013年起,熔盛爆发严重危机,生产陷入停滞,拖欠供应商巨额货款,此前热情向熔盛提供融资的金融机构纷纷“变脸”,要求提前还款或追加授信条件。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被严重削弱。“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后认为熔盛“不缺技术、不缺订单、就缺资金,只要注入一定的资金并有效使用,就可以打破僵局。最终通过资金投入续建船舶,成功化解了熔盛项目55亿元保函风险,保函项下的12艘船全部建造完工交付。”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谈到进出口银行支持制造业“走出去”主要做法,这位负责人介绍,主要是通过出口卖方信贷、对外承包工程贷款、“两优”贷款、一揽子互惠合作贷款多种政策性贷款,帮助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增强国际竞争优势,支持了包括东方电气、哈尔滨电气、上海电气等大量电力电站、工程机械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以巴基斯坦卡拉奇电站项目拉动我国核电产业和装备出口等。同时,积极开展银团贷款和融资担保等业务,加强与银行同业、租赁、保险、信托等机构合作,以自有资源撬动社会融资资源,共同为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提供多元化、全方位金融支持。2014年,进出口银行共签约装备制造进出口和“走出去”贷款2111亿元,支持项目364个,商务合同金额975亿美元。
如何在下一步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金融对国际产能合作的支持?这位负责人表示,一是要和商业银行形成合力。商业性金融对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支持意愿和力度不足,使得政策性金融作用的发挥受到一定限制。只有政策性金融“一条腿”显然不行,需要商业银行共同参与充当“另一条腿”,才能走得稳、走得快。二是应大力推进科技金融创新合作,开展无形资产抵押等融资方式创新,拓宽装备制造企业融资渠道,解决企业研发阶段的资金瓶颈问题。对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装备制造研发方面,给予金融产品准入等政策倾斜。三是建议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提高审批效率。当前融资报批程序较为复杂,融资周期长。企业境内融资往往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审批,环节多、时间长、条件高,一些管理环节还相互重叠。从目前国内企业特别是装备制造“走出去”的实际情况看,项目普遍在数亿美元甚至数十上百亿美元,在一些不必要的环节“松绑”,才能及时地为企业解除资金之“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