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温饱难、行路难”的贫困村到“百姓富、生态美”的旅游小康村,闽东赤溪畲族村30年来的沧桑变化,是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团结奋进、摆脱贫困的一个缩影。
从数量上看,畲族群众不到赤溪村总人口的一半,而整个闽东地区畲族人口比例也在7%以下。无论人口多少,各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推动落后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脱贫致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
扶贫先要扶志。面对贫困,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赤溪的良好发展就在于当地干部群众坚持和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凝聚起了发展共识,激发出了发展动力,走出了一条坚实积累、自我发展、共同致富的摆脱贫困之路。
赤溪村30年的扶贫开发之路,经历了从送钱送物的救助性扶贫、整村搬迁换地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带动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因为没有解决好“钱从哪来、人往哪去”的问题而收效缓慢。这就说明,贫困地区要拔掉穷根,不仅要在政策、项目、资金上给予倾斜,更要在产业扶持、基础配套、条件改善、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大力度,做到“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并举,输血帮扶与造血强身相结合。
“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是庄严承诺,更是嘹亮号角。期待各地能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和“功成不必在我”的恒心毅力,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致富这块硬骨头。
来自“中国扶贫第一村”的脱贫调查
新华网福州2月14日电 春节近了,年味越来越浓了。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的长安新街上人来车往,白墙黛瓦的街面挂起一长溜喜庆的大红灯笼,独具特色的畲家剪纸贴满门窗,身着“凤凰装”的畲家妇女正向外来客人热情推销着白茶、葫雕等特色产品……
而30年前回放的画面却是:作为福建宁德地区为数众多的畲族村落之一,当时赤溪村是闻名全国的穷苦之地,群众过着“家家竹木屋、顿顿揭锅难”的艰辛生活。
说起拔掉穷根奔小康的历程,畲族乡亲们用“东风吹倒黄连树”的歌词作答。他们说,是扶贫扶起现在的新生活,扶起畲家人的斗志和信心。
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让畲乡发生巨变?到底经历怎样的路程,让畲家人脸上绽放出笑容。近日,记者来到赤溪村,和村民们一道吃住,一同爬山路,寻找答案。
山中岁月苦 扶贫行路难
昔日特困下山溪、山高路险鸟迹稀;早出调柴换油盐,晚归家门日落西。——赤溪民谣
“要是有现在的路,她肯定能捡回一条命。”提起亡妻,69岁的畲族村民李先如眼泛泪光。40多年前的一个深夜,在下山溪自然村的一间茅草屋内,李先如眼睁睁看着妻子因难产不及送医而撒手人寰。从此,他未再娶。
第一次,李先如如此强烈地希望离开这三百年来祖辈赖以为生的大山。“住茅草屋,点煤油灯,吃地瓜配野菜,天是窄的,路是陡的,日子是熬的。”想起过去山中岁月,李先如不住地摇头叹息。
在李先如的侄儿李乃松的陪同下,沿着山高林密、怪石嶙峋的小路走了一个半小时,记者来到李先如20年前搬离的老家下山溪自然村,一个“挂”在半山腰上的小寨子。
用柴刀劈开旺密的灌木和茅草,曾经的石头墙、土灶台突兀而出,宛如一处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遗址。李乃松说,这里曾经有个简陋教学点,一位民办老师,自己上了三年学后老师走了,他只好每天来回步行4个多小时到山下的赤溪小学读书。
全家没有一只像样的碗,锅里只有熬得发黑的野菜,十七八岁的大姑娘连件遮体的衣服都没有……1984年,时任福鼎市委报道组组长的王绍据第一次走进赤溪村,许多畲族贫困家庭的日常景象让他忍不住掉泪。
王绍据把了解到的真实情况投书媒体,引起全国轰动。一位省领导看到报道后撂下话:此事处理不好,我愧对父老乡亲。
赤溪村30年的艰辛扶贫历史由此开篇,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全国性的扶贫攻坚工作拉开序幕。赤溪村也因此得名“中国扶贫第一村”。
“扶贫是天大的好事,更是天大的难事。”福鼎市扶贫办主任滕建军说,为拔掉赤溪村的穷根,当时省市县乡各级政府都想了很多办法,可给村民免费送杉木,只见种苗,不见成材;免费送山羊和兔子,山茅草硬得连山羊吃着都满嘴冒血泡,养着养着就成了下酒菜。
“投入了数十万元的资金,但救助性帮扶无法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根本问题。”磻溪镇党委书记郑晋生说,就地扶贫开发有局限性,加上基础设施改善和老百姓思想观念跟不上,赤溪村早期摆脱贫困的步子一直迈不开、走不快。
畲汉一家亲 共筑“长安”梦
落岭过少上岭多,担柴挟竹腰背驼,忖要发财投无路,歌是眼泪泪是歌。——畲族老山歌
“我们‘山哈’穷就穷在山上、穷在路上。”58岁的下山溪畲族村民雷程祖说。穷得娶不上媳妇,1984年他和村里几个小伙子不得不走出大山过上“倒插门”的生活。
像雷程祖家一样,1995年以前,赤溪村400多户近2000人,散居在14个自然村中,其中800多名畲族群众大多生活在山高溪深的偏远地方,生产生活条件恶劣。
1994年,当地创造性提出“整体搬迁”,这是畲族村民改变命运的真正开始。1995年5月,下山溪22户畲族群众成为全省第一批整村搬迁的农户。此后的20年来,12个自然村350多户畲族群众陆续迁至赤溪行政村所在地。
“当时下山建房就像做梦一样,从地基到房梁,一户只出80根木头,其他材料都是政府出钱。”李先如说,搬家时,他父子俩高兴得一晚上没睡着。新居落成,雷程祖也告别了10余年的上门女婿生活,回村发展。